远光动态

用公益推动进步,“非典型好人”陈利浩再获“年度公益人物”奖

  • 时间:2018-01-31
  • 来源:远光软件

1月29日,以“公益创造美好”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公益节在北京举行,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利浩因其独辟蹊径的公益理念和长期实践,再次被“中国公益节”授予“2017年度中国公益人物”称号,这已经是他第三次荣获该荣誉。

用公益推动进步,“非典型好人”陈利浩再获“年度公益人物”奖

陈利浩代表获奖嘉宾,受邀在会上分享他的公益理念。他说到,公益是“好人好事”,却又不只是“好人好事”。他形象的将公益事件比喻为杠杆,可以四两拨千斤,把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善法良治的追求、对世界大同的理想,通过公益事件优化机制体制、动员社会力量、传递真相理念,从而推动社会进步。

以下为陈利浩的现场演讲摘录:

用公益推动进步,“非典型好人”陈利浩再获“年度公益人物”奖

我开始做公益的时候,总在想一个问题,公益是什么?

公益首先是好人好事,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敬老爱幼、扶危济困等等。

但公益不能只是孤立的好人好事,因为这个世界上要做的好事太多,光凭公益人做不过来。

力学里有个杠杆原理,我觉得公益就应该是杠杆,可以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四两”是什么?我认为,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良法善治的追求,对世界大同的理想就是“四两”。但是,要做到这些,我们面临的“千斤”很沉重,因为需要优化机制体制,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更需要传递真相、传递理念。

用公益推动进步,“非典型好人”陈利浩再获“年度公益人物”奖

通过公益这个杠杆,我们可以用“四两”去拨动“千斤”。我举几个例子。

邓飞也是我们今天的年度公益获奖人,邓飞的免费午餐,就是从“不让孩子饿着上学”这么一个朴素、善良的愿望出发,带动了国家启动贫困农村免费午餐试点,带动了国务院启动贫困农村营养改善计划,带动中央每年拨款160多亿元为农村贫困儿童提供营养午餐补助,免费午餐成了中国农村学生的制度性福利,这就是用公益推动机制体制的优化。

动员社会力量的例子。比尔盖茨是中国工程院新当选的外籍院士,为了让全球的每一个孩子,无论种族、国籍、贫富,都能打上疫苗,他提出了全球的疫苗防疫计划,这个项目动员到了70多个国家的参与,发动了世界银行,制药企业、技术公司、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组织,全球的免疫治理发生了系统性改变。

我自己也有两个故事。小伊伊是2011年温州动车事故中最后一个获救的小女孩,她是怎么得救的?是在特警支队长邵曳戎坚持以人的生命为第一原则的坚持下。当时动车事故,有关部门要求要把车厢推到地面上、以便通车。邵支队长坚持搜救,半个多小时后就搜救出了小伊伊。我当时看到报道,觉得这样的人民子弟兵才是值得我们去颂扬的,因为这样的人民子弟兵,是按照党多年教导,以人民的生命和利益为最高命令。我用微博向邵队长致敬并且承诺,这个微博每转发一次,我就给小伊伊捐一块钱,当时我的微博粉丝只有两千多,但是24小时内转发了94万条,破了世界纪录,中央电视台采访了邵支队长,全国的媒体都跟踪报道,大家都知道了这位人民子弟兵。通过一次公益事件传播了真相和理念。

另一件是推动机制体制优化。大家知道“北京最凄美爱情故事”:北京一位下岗工人廖丹,他的太太得了尿毒症,透析用光了这个家庭的所有积蓄,为了持续治疗,廖丹私刻一个医院收费公章。两年后案发,法官说如果廖丹退赃可以判缓刑,但是廖丹没有钱退赃啊。我知道了之后就为廖丹退赃,并呼吁“推动医保、户籍制度的优化,推动对尿毒症患者的关注”,全国各地媒体争相报道,六天后国务院领导表态“下决心推动大病医保”,一个月后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下发了大病医保的实施方案。

推动进步应该是所有公益人的初心和使命。今天的主题是“因为爱”。正是“因为爱”,因为爱这个国家,爱这个社会,我们才既要看到成绩,更要看到不足,义无反顾地用包括公益在内的一切方式去推动进步。这是每一个公益人、每一个公民的神圣使命。